文章描述:購買計劃的 20%。 5月19日晚,小米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報,營收同比下降4.6%,同比下降52.9%——凈利潤同比下滑足以說明手機廠商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小米2022年一季度營收及凈利潤,單位:萬元,來源:小米官方財報看整個手機行業,《手機芯片設計廠商盤點》屢創新高”,芯片代工廠連夜提價提前拋售產能規避風險,手機終端廠商開始使用“嫁娃娃機”清理材料庫存,手機零售商面臨因疫情關門的商場.無奈
5月19日晚,小米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報,營收同比下降4.6%,同比下降52.9%——凈利潤同比下滑足以說明手機廠商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小米2022年一季度營收及凈利潤,單位:萬元,來源:小米官方財報
看整個手機行業,《手機芯片設計廠商盤點》屢創新高”,芯片代工廠連夜提價提前拋售產能規避風險,手機終端廠商開始使用“嫁娃娃機”清理材料庫存,手機零售商面臨因疫情關門的商場.無奈嘆息……
今年夏天,手機廠商或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冬”,堪比疫情爆發的2020年第一季度。以及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
在與眾多從業者交談后,深入到行業的方方面面,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寒意”。這個嚴冬帶來的,似乎離冬春的到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 ?高通庫存暴漲70%,全球手機銷量或將減少2億部。
如果手機廠商能“謊報軍情”而隱藏自己真正的困境,那么手機芯片的出貨和庫存表現會更差??梢猿蔀榻掖┲e言的最好例子。
目前,在蘋果之外,從高端到低端,手機芯片市場幾乎被高通和聯發科兩家廠商壟斷。晴雨表”。
打開高通一季度財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高通迎來了自己歷史上最高的一季度庫存
,存貨金額4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6億元),同比增長70%,環比增長18%。高通過去五個季度的庫存,來源:Macrotrends
如果簡單計算一組芯片的平均價格為 100 美元高端智能手機,這些庫存可以生產約4550萬部旗艦手機。
從高通近幾個季度的庫存可以看出,其實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高通的庫存已經增幅明顯,同比增速達到50%。
全球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排名第一的聯發科對其庫存并不樂觀。
2022年第一季度,聯發科庫存接近90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03億元)
庫存周期超過100天,相比之下,2022年的庫存周期為70天左右去年同期。聯發科將較長的庫存周期歸因于先進技術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這轉化為臺積電供應放緩。
聯發科一季度財報關于庫存部分的聲明
但很顯然,這樣的說法與業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不久前,有消息人士告訴外媒,聯發科手機芯片的庫存水平從100天左右增加到160180天,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手機廠商的需求疲軟。
既然提到臺積電,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芯片代工領域,芯片代工的財報和實際動作也真實反映了消費電子行業所代表的靠手機是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冬天。
今年五月據消息稱,
臺積電在2023年第一季度已經開始上調成熟制程產能的價格,以促使芯片設計人員抓緊時間為2022年下半年尚未漲價的產能下單。
要知道,臺積電的漲價通知一般會提前一個月或一個季度發布,而臺積電半年以上從未確定過漲價提前。
那么臺積電為什么這么著急呢?業內人士認為,臺積電顯然是在規避風險。有一次明年,也就是2023年,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依舊不改,繼續下滑,那么臺積電提前規避風險,將庫存壓力轉移到芯片設計上。公司。
看來,芯片設計企業的庫存壓力短期內不會減弱,反而還會增加。
5月13日,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也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應用收入占比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
中芯國際?各終端應用營收變化及對比
中芯國際CEO趙海軍表示,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至少下降2億部,受影響的多為中國手機品牌。說:“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h2>
對于中芯國際來說,目前智能手機產品的產能已經從50%下降到29%。跌幅還是很明顯的。
趙海軍還提到,不僅智能手機,PC、家電等領域的客戶也在削減訂單。
防疫封鎖
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發貨,門店關閉也阻礙了線下零售。衰退。雖然中芯國際現在已經對上海疫情實施了閉環管理,但整個“供應鏈長”受疫情影響較大,二季度供應能力仍不確定。
可以看出,
從手機芯片設計到芯片代工,芯片行業的形勢已經清晰地表明了一個問題,短期內手機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對于消費電子市場的低迷,高通產品營銷高級總監馬曉敏在媒體發布會上告訴智慧,高通是面向全球客戶的芯片制造商,而且其業務不僅限于智能手機,即使從手機來看,整體影響還是在可控范圍內。
而馬曉敏表示,雖然疫情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影響是真實的,但高通認為這是一個短期的過程,手機市場有從今年6月開始反彈的大好機會。
不過,也有芯片企業從業者告訴慧眼,從芯片領域的走勢來看,整個
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正在下滑,行業仍有可能呈現低迷狀態。未來長期呈下降趨勢。
其次,富士康最大工廠已解封,但疫情仍充滿不確定性
不僅是上游手機芯片行業,而且中游手機代工行業也深受這種情況的影響。嚴冬的影響。
一方面,手機廠商斷單的行為,必然會涉及到整個中上游。在產業鏈上,訂單將同步削減,OEM訂單也將同步削減。
另一方面,手機代工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這個嚴冬的罪魁禍首之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方面是人流。
一位與富士康鄭州工廠關系密切的人士表示,前段時間,河南鄭州疫情嚴重期間,富士康鄭州工廠一度被關閉管控,生產肯定會受到一定影響。該地區現已解除封鎖。
河南鄭州工廠是富士康全球最大的 iPhone 代工廠,員工人數高達 30 萬,相當于一個小縣城。每年的 56 個月是新 iPhone 產量提升的關鍵時期。因此,一旦
疫情加劇,影響工廠生產,勢必會對蘋果新iPhone的發布產生一定的影響。
富士康鄭州工廠在地面的位置
雖然鄭州大部分地區已經解封,但從最新情況來看疫情信息,
鄭州富士康鄭州工廠所在的機場區域仍有確診病例。?因此,后續疫情是否會影響iPhone的生產,目前還不好下定論。
來源:鄭州地方寶
與富士康情況類似的代工企業還包括立訊精密。此前,相關報道中曾提到立訊精密有很多子公司位于上海和昆山,處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上海疫情,咬住蘋果供應鏈的一半”)。
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勞動密集型工業園區采取封閉式管理。對生產的大部分影響仍在可控范圍內。
可見,手機代工行業對疫情的影響極為敏感。
一旦疫情愈演愈烈,手機代工業務受阻,那么上游的零部件廠商和終端手機廠商就真的是“力不從心”了。
第三,手機廠商砍單30%,線下商場關門,渠道嚴重堵塞
如果手機芯片和代工領域對手機市場影響顯著?? 遭遇寒冬的反映是比較并列的,那么手機廠商自身的一系列動作就成了這個嚴冬最直接的表象。
雖然手機廠商不會承認自己在減單,也不會公布減單的數據,但一些行業信息還是從門縫里傳出來的。
不久前,業內人士稱,在這波減單浪潮中,
蘋果的訂單主要集中在 iPhone SE 等低端機型上,其中減少約20%25%
,僅三星5月份的訂單減少量就達到了30%左右,但消息人士并未具體說明是月度訂單比例還是年度訂單比例。新 iPhone SE
國內廠商方面,近期產業鏈信息顯示,
OPPO、vivo 訂單減少 20% 以上,而華為和小米的砍單量在20%左右
。榮耀這邊沒有信息外流。雖然這些數據還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斷絕并非空穴來風,實際幅度也不小。
另外,來自國內市場研究機構CIO給出了四分之一國內手機市場銷售數據顯示,OPPO銷量同比下滑約37%,vivo銷量同比下滑約29%,小米下滑約22%。比較接近。
2022Q1大陸手機市場銷量,來源:CIO
一方面手機廠商在減少訂單,另一方面,
廠商也在用各種手段清理庫存,或者加快新舊產品庫存的更新換代。
這兩天,業內傳出消息,稱小米去年底剛剛發布的新手機產品,搭載高通 39;s 2021旗艦芯片驍龍8已于4月底停產,下半年,小米將開始推出搭載高通最新驍龍8+芯片的旗艦新機。
OPPO和vivo的操作也有點“不堪重負”。不到兩個月,這兩家廠商就發布了五六款新機,而這些新機大多集中在1000元到2000元的價格區間,更多的是“量機”。
部分新品配置與上一代同系列產品。?? 有明顯的更新,設計也比較接近。
例如,OPPO的子品牌一加在一個月內推出了兩款價格在2000元左右的新機型。芯片均為聯發科天璣8000系列芯片。
一加王牌賽車版(左)和一加王牌(右)
OPPO推出了OPPO K10系列和OPPO Reno采用聯發科天璣8000系列芯片8系列; vivo的S15系列和T2系列都搭載了去年的中端芯片高通驍龍870。
業內人士表示,當庫存壓力較大時,“套娃機”數量會減少。自然會增加。
vivo T2(左)和vivo S15系列(右)
除了小米OV,華為最近似乎把重點放在了“如何為消費者提供“5G手機”多于。雖然沒有新機,但華為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的手機“變5G”,或者“刷新”。老機型通過其他品牌實現5G手機銷售。
例如,5月13日,鼎橋發布了旗下5G旗艦智能手機鼎橋M40。手機的設計與華為Mate40非常相似,都擁有極具辨識度的“星環”;設計,一直是華為和榮耀手機的標志性元素。
華為Mate40(左)和TD Tech M40(右)
根據公開信息,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擔任道明科技董事??刂破魇侨A為和諾基亞共同投資的公司。鼎橋的工作人員曾表示,鼎橋的手機品牌是自己的品牌,屬于鼎橋,但元器件的采購來自華為。
此外,華為還推出了“5G手機殼”。與數源科技合作。
這款手機殼可以將原來支持 4G 的華為 P50 Pro 變成支持 5G 的手機
。據了解,數源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杭州市國資委。數源科技推出的5G通訊殼產品
可以說,在這樣一個嚴冬,華為的策略也比較保守,不發布更多4G新機,是通過一些“靈活”的現有的 4G 手機已經獲得了 5G 的新功能的解決方案。 ?這樣做自然更有利于成本和供應鏈的控制。
第四,中國手機廠商受影響顯著,行業困境難尋翻身
從手機芯片到代工廠,然后對于移動終端廠商來說,一個嚴冬已經席卷了整個手機市場,并將持續到今年夏天,而在這些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那就是
中國手機品牌受到的影響最大。
根據Canalys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約11%,而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8 %,下降 18%。太大了。
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來源:Canalys
國內數據也可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9%,而一季度國產手機品牌出貨量同比下降33.5%——年,這也超過了總體情況。
為什么中國手機品牌受影響最大?
疫情是最明顯的因素之一。全球疫情此前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海外多國病例數正在增加1萬余人。 3月初以來,中國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爆發,也給整個經濟環境蒙上了一層陰影。
雖然國內疫情不是最嚴重的,但
國內防控措施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比較顯著
。上海和北京都位于這兩個城市。受疫情影響很大。上海(左)和北京(右)新增本地趨勢(按月),數據來源:國家、省、市衛健委,截至5月20日
聊天結束前,店長還不忘問:“哥,要不要買點東西?”
除上海、北京外,全國其他一些省份也出現了零星的社會性疫情。此前上海的封控力度比較強,對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對消費者信心造成了比較大的打擊。 .
普通消費者減少了“可選消費”的預算。比如手機、電腦等,更多地關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工作必需品。
當然,在中國廠商之外,全球手機市場正在經歷嚴冬是不爭的事實。疫情、俄烏沖突、全球通脹等因素都是這個嚴冬的關鍵驅動因素。
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提到,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也是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偉表示,目前
全球新冠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供應瓶頸問題依然存在。加之俄烏戰爭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 ,能源、糧食、礦產品價格快速上漲。
今年4月,美國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3%,PPI(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11%,其中食品和能源價格分別上漲9.4%和30.3%;另一方面,歐元區CPI初值同比上漲7.5%。高于3月份,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通脹疊加疫情,普通消費者在日常消費品上的支出大幅增加,而消費電子產品的支出卻在下降。居家辦公帶來的電子產品需求增長是相對短期和長期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電子市場的用戶需求減少已經成為大趨勢。
中信證券預測,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與去年基本持平,而國內市場將出現下滑。
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來源:中信證券
郭明奇強調
需求下滑帶來的問題遠大于生產產品遇到的困難,這對所有品牌和上游供應商來說都是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尤其是在2022年下半年。
“消費者信心不足是個大問題.??,整個消費電子行業將繼續削減訂單,今年幾乎所有類別的消費電子產品訂單都大幅減少……”
結論:嚴冬來了已成定局,亮點依舊難覓 h2>
此前,智視通過對手機行業的深入調研,分析了2022年初手機市場冷銷的原因。除了疫情和地緣政治因素外,缺乏創新手機本身的變化和用戶換機周期的增加也是導致手機市場冷淡的主要因素(“你有多久沒換手機了?”)。
但這一次,深入到手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我們看到這個嚴冬還在繼續,甚至會讓手機廠商體驗到“最冷的夏天”。短期內,需求疲軟、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俄烏沖突、全球通脹等問題仍將是困擾手機行業的問題。 /p>其實不光是手機行業,包括PC、汽車在內的科技領域的各個行業,在2022年伊始的四五個月里都會過的很艱難。誰能請子彈和克服困難?誰會嚴格?? 暴雪埋葬了什么?這個嚴冬將是對每個廠商硬實力的考驗。
發表評論